而非OPEC国家中,关键的俄罗斯称,先遵守2016年达成的第一份石油减产协议很重要。
这其中炼化板块成为业绩亮点,而深耕这一领域的中国石化则一枝独秀,公司股东应占利润超过人民币460亿元,同比增幅达四成以上。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2016年报告期末资产负债率为44.5%,比上年年底下降0.9个百分点,为上市以来年度最低值,财务状况稳健。
中国石化此前宣布,十三五期间,公司计划投资2000亿元,优化升级打造茂湛、镇海、上海和南京四个世界级炼化基地。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庞大臃肿的中石化,在财务结构方面,面临调整期。根据中石化向时代周报记者发来的资料显示,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公司实现营业额及其他经营收入为1.93万亿元。镇海炼化基地将形成炼油能力3300万-3800万吨,乙烯180万-220万吨。上海基地将形成年炼油能力2600万吨,乙烯259万吨。
时代周报记者发现,勘探与生产板块成业绩拖累。当前石化行业产能过剩,新增产能或否徒添负担?日前,有中石化地方炼厂人士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不能说现在产能过剩就不建了,那是不行的,我们要跟世界竞争,要拥有先进技术,就必须要应用新的技术。业内机构安迅思一位分析师表示,目前来料加工贸易出口成品油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但因需具备的条件较多,手续、流程较为繁琐,海关对出口产品结构也有要求,不如一般贸易方式操作灵活。
不过,上述迹象也凸显了当前全国成品油消费饱和的现状货款交易流程在平台上完成:客户通过平台下单采购并付款,店铺在平台上收单后发货,客户确认收货后,平台将货款结算给各家店铺。据介绍,1月19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统筹建设的中国海油电商平台开始上线试运营。海油内所属单位在互联网销售业务模式准备就绪后,可申请在该平台开通店铺营业。
目前已有气电集团浙江贸易分公司、炼化集团山东海化分公司等店铺在平台上经营液化天然气以及纯碱等化工产品。近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发布消息称,截至3月21日,海油电商平台已完成订单55笔,结算到各家店铺的实际销售收入达1151万余元。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利用互联网手段打造海油统一品牌的电商平台,为各下属单位提供跨业务类型的自有产品销售服务近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发布消息称,截至3月21日,海油电商平台已完成订单55笔,结算到各家店铺的实际销售收入达1151万余元。目前已有气电集团浙江贸易分公司、炼化集团山东海化分公司等店铺在平台上经营液化天然气以及纯碱等化工产品。据介绍,1月19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统筹建设的中国海油电商平台开始上线试运营。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利用互联网手段打造海油统一品牌的电商平台,为各下属单位提供跨业务类型的自有产品销售服务。货款交易流程在平台上完成:客户通过平台下单采购并付款,店铺在平台上收单后发货,客户确认收货后,平台将货款结算给各家店铺。海油内所属单位在互联网销售业务模式准备就绪后,可申请在该平台开通店铺营业管道投产后,每年可为缅甸下载200万吨原油。
岛上有了农用柴油车、摩托车,建起了学校、医疗站,居民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该项目的投运为中国西南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同时能为缅甸带来包括国家税收、投资分红、路权费、过境费、培训基金等在内的可观经济收益及社会公益,有效带动缅甸石油化工产业发展,提高当地工业化和电气化程度,解决缅甸天然气下游市场难题,增加出口创汇,直接带动社会、经济和就业的发展,提高沿线居民生活水平。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管道起点的马德岛在项目数年持续援助下,由饮用雨水到村村通自来水,由每天供电3小时到家家户户实现24小时供电,由零公路到几乎村村通公路,由无移动电话信号到装上3G信号通信基站。中缅油气管道项目启动以来,累计投入2300多万美元在管道沿线开展社会经济援助178个,包括学校、医院、道路、桥梁、供水、供电、通讯等工程,开展水灾、旱灾、冰雹、地震等自然灾害捐赠50多项。
至此,中缅两国能源合作领域迈进了新阶段,项目成为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和中国与东盟国家开展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标志。中缅油气管道项目是中缅两国建交60周年的重要成果和结晶。当地居民积极参与项目建设,约有1000人参与工程施工,目前约50人在项目工作,其中10人在重要技术岗位。大力培养本土化人才,缅籍员工超过70%。据了解,中缅原油管道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缅甸油气公司合资建设,起点位于缅甸西海岸马德岛,全长771公里,设置站场5座,设计年输量2200万吨,并建设一座规模为30万吨级的原油码头。记者从中国石油集团东南亚管道有限公司获悉,10日晚,运载14万吨原油的油轮成功靠泊中缅原油管道起点马德岛港并开始卸油,中缅原油管道工程拉开投运大幕。
其中,天然气管道项目自2013年7月投运以来已经安全平稳运行了第5个年头岛上有了农用柴油车、摩托车,建起了学校、医疗站,居民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大力培养本土化人才,缅籍员工超过70%。当地居民积极参与项目建设,约有1000人参与工程施工,目前约50人在项目工作,其中10人在重要技术岗位。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管道起点的马德岛在项目数年持续援助下,由饮用雨水到村村通自来水,由每天供电3小时到家家户户实现24小时供电,由零公路到几乎村村通公路,由无移动电话信号到装上3G信号通信基站。据了解,中缅原油管道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缅甸油气公司合资建设,起点位于缅甸西海岸马德岛,全长771公里,设置站场5座,设计年输量2200万吨,并建设一座规模为30万吨级的原油码头。
管道投产后,每年可为缅甸下载200万吨原油。至此,中缅两国能源合作领域迈进了新阶段,项目成为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和中国与东盟国家开展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标志。中缅油气管道项目启动以来,累计投入2300多万美元在管道沿线开展社会经济援助178个,包括学校、医院、道路、桥梁、供水、供电、通讯等工程,开展水灾、旱灾、冰雹、地震等自然灾害捐赠50多项。其中,天然气管道项目自2013年7月投运以来已经安全平稳运行了第5个年头。
中缅油气管道项目是中缅两国建交60周年的重要成果和结晶。该项目的投运为中国西南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同时能为缅甸带来包括国家税收、投资分红、路权费、过境费、培训基金等在内的可观经济收益及社会公益,有效带动缅甸石油化工产业发展,提高当地工业化和电气化程度,解决缅甸天然气下游市场难题,增加出口创汇,直接带动社会、经济和就业的发展,提高沿线居民生活水平。
记者从中国石油集团东南亚管道有限公司获悉,10日晚,运载14万吨原油的油轮成功靠泊中缅原油管道起点马德岛港并开始卸油,中缅原油管道工程拉开投运大幕格瑞克钻井还与其他几家印度石油天然气运营商进行后期谈判,以期在2017年内可以使更多的钻井设备得到利用。
ONGC已通知公司是本合同的L1投标人,即报价最低的投标人。公司将调动一台在印度的特制高效半自动GD75钻机进行钻井服务。
格瑞克钻井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Randeep S. Grewal先生对此表示:对于我们在印度业务开发中取得如此重大的里程碑式的进展,我感到十分高兴。项目不但需要提供钻井和泥浆服务,还需提供相关设备,三年预计总收入为1500万美元。根据合同,公司在未来三年里需要钻73口井。尽管钻井服务市场放缓,但公司客户及运营区域的多元化使得公司能够制定均衡的商业计划,实现长足发展。
ONGC属印度国有企业,是印度最大的勘探生产公司,业务涵盖勘探与生产以及炼油,此外还在全球拥有多个合资企业。继该合同签订后,格瑞克钻井将同时与中国国企(中石油)和印度国企(ONGC)进行合作,此外,还分别与中国和印度本土最大的煤层气开发商格瑞克燃气和埃萨石油进行合作。
公司已成功在两个最大的煤层气市场-中国和印度,实施了均衡的商业计划。作为有着20多年煤层气钻井经验的全球领先服务商,我们期待在支持ONGC博卡罗区块开发项目中继续取得成功。
此次招标,格瑞克钻井从17家印度国内外的钻井承包商中脱颖而出,赢得合同。鉴于印度的煤层气价改革,我们很有信心在印度煤层气领域这一市场提供更多的专业钻井服务,对前景充满期待。